贝格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忧小说网www.burnouttest.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康二十三年,时值雨水。

大地如同被轻纱笼罩,微寒的雨轻柔地滴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天空阴沉得宛如被一层暗幕覆盖,显得压抑沉闷。

紫宸殿内,气氛亦尤为凝重。

皇帝坐于御案之后,身影略显沧桑。他的眉宇间布满了忧虑,手指敲击着御案,发出微弱的声响,犹如心头纷乱的思绪在不断碰撞。

“清秋阁的主事一职,已经空悬多年。”皇帝忽然开口,声音在殿内回荡。

身侧的袁福轻轻点头,他轻声提醒道:“这中书令一职,自圣上登基便未有人履任。当初,圣上本是有意留给二殿下的...”话及二皇子,袁福便不敢再说下去了。

皇帝再次叹息,目光带着一丝疲惫地说道:“如今太子人选还未有定夺,朝堂上便开始又有人提出先立中书令,不胜其烦。”

“可这中书令一职,自开国以来,便是专为储君人选而设立的职位。虽然是个没有官阶的虚职,但所管之事都是宫中和朝中的大事,举足轻重。”袁福言辞谨慎,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是啊。”皇帝看了一眼累案的奏折,叹息道:“朕犹记得当年,先帝带我入清秋阁的那日,亦是这初春雨水时节。”

袁福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言声。他知道,中书令一职的确立如同钦点太子,事关重大。

“如今,朝中言官之中多有倾向逸礼。”皇帝望着空荡荡的大殿,仿佛自语般的说道:“逸礼自幼聪颖,受太后教养,为人端正。如今的四子之中,他最得朕心。故此,这段时日朕频繁召见逸礼,与他商讨国事,亦是有意让他担任此职。”

袁福恭敬地点头,言辞谨慎地附和道:“圣上英明。”

然而,皇帝脸上的忧虑渐重,声音中带着隐忧:“可朕也明了,逸礼性格过于耿直善良,他虽志存高远,却也容易受制于情感,被世俗之事左右。”

皇帝的目光穿越雨幕,凝视着殿外的景色,眼神中流露出难以言表的顾虑。

“朕虽然对逸礼寄予厚望,然亦深知,欲承此重任,逸礼还尚有不足之处。”皇帝的声音渐渐低沉。

“六殿下年少,自然还需时间磨练和历练。但有圣上的引导,相信六殿下不日便可胜任。”袁福谨慎地宽慰道。

“朕也只能期望如此了。”皇帝长叹一声,却依然愁容不展。他缓缓低下头,提起笔,无奈道:“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捡来的鱼苗不要丢

捡来的鱼苗不要丢

太白很白
林清在南山溪流边捡到一条鱼苗,鱼苗虽小,养大些一样能吃。可后头他发现这条鱼有些不一样,时不时就会掉两颗珠子,这是积食拉石头吗?这珠子稀有,他看着手中的菜刀思虑了一会儿,决定多养一段时间。某天,他照例去池中捡珠子,却被一双手拖下了水。他看着边落泪边蹭着自己脖子的人,一条蓝尾还倚在他的双足上,惊呼出声,“你不是鱼!”白之如蹭着他的脖子,手上捧着一堆珠子,娇笑着道:“阿清,珠子给你,我们生小鱼好不好?”
修仙 连载 47万字
汉末无衣

汉末无衣

期羲
社会主义初始人王莽和位面之子刘秀身上藏着天大的秘密,一个名叫秦澜的老六耗费半辈子盗了刘秀的墓在其中发现了一块远古双鱼太极玉佩,玉佩将秦澜送到了汉末,让他参与进了那动乱的时代。 拜师郑玄用晒盐法换官位,收拢流民灭三韩,灭倭岛,伐东南。国内诸侯打的热火朝天他在外面大肆发展,三分天下之际才发现,小丑竟是他们! 整个大汉都被秦澜给包围了,八面秦曲,四面楚歌,处处唱无衣......
修仙 连载 59万字